熟悉我们号的读者们都知道,小编们给大家分享过很多药食同源的养生好宝贝,其中不乏天上飞的、地上跑的、水里游的...... 而今天,我要和大家聊一种冬日超常见,但食疗作用常被忽略的养生佳品——莲藕。 它被誉为“水中仙”,生吃熟吃都养人 俗话说得好,“盛夏赏荷,冬日吃藕”。冬日北风呼啸时,正是莲藕的采收季。 莲藕可入膳可入药,且生熟皆可食,有“水中仙”的美誉。 中医认为,生藕甘凉入胃,能清热润肺、生津止渴、滋阴润燥、消淤凉血、止烦渴。 冬季天干物燥,人体易出现燥热、口渴、干咳不止等“燥症”症状,此时生吃莲藕或榨藕汁喝,可滋阴润燥、生津止渴。 不过,莲藕作为水生食物,不经处理直接生吃,有感染姜片虫的风险,一般不建议轻易尝试。 若实在想生吃,那么吃之前一定要充分洗净、削皮,并用沸水泡几分钟(姜片虫囊蚴不耐高热,在沸水中一分钟即可死亡),以降低被感染姜片虫的风险。 话说回来,莲藕一旦经过烹煮,性味会由甘凉变甘温,具有健脾养胃、益气补血、滋阴润燥、止泻固精等功效。 寒冬腊月正是进补的好时机,但很多人大鱼大肉吃多了,脾胃难免超负荷,此时吃一些调补脾胃的莲藕,再合适不过。 从营养学角度来说,莲藕富含的淀粉、膳食纤维、蛋白质、天门冬素、维生素C及氧化酶成分等。 丰富的淀粉和膳食纤维,决定了莲藕既可当蔬菜,又可代替部分主食。而且食用莲藕后,饱腹感较强且持久,因而很适合减肥人群食用。 注意:无论是当蔬菜,还是代替部分主食,都要注意摄入量,一般建议一周吃2次莲藕,每次~克为宜。 值得一提的是,藕中的铁及维生素C含量较高,故缺铁性贫血人群可适当多吃一点。 当然,莲藕不但能补血,还能止血,且止血不留瘀。 用行话说,即“活血而不破血,止血而不滞血”,因此尤其适合女性朋友食用。民间就有“女不离藕”的说法,看来是有些道理的。 而用莲藕制成的纯藕粉,有开胃清热、消食止泻之效,尤其适合老少食用,是一种天然的滋补佳珍,早在清代就被钦定为御膳贡品。 特别是老年人吃藕粉,还能调中开胃、益血补髓、安神健脑、延年益寿。 总之,莲藕是冬补佳品之一,可生吃、清炒、凉拌、煮汤、炸藕合、做桂花糖藕等等,大家赶紧安排起来! 说到莲藕的不同吃法,不得不提它的选用。 这样选莲藕,美味健康又养生 若根据口感来选,莲藕有脆藕和粉藕之分。 脆藕:色泽偏白,表面较平整,斑点、麻点少而浅。 粉藕:色泽偏暗,略土黄或暗红,表面较粗糙,麻点多而深,有的有铁锈色斑块。 一般来说,生吃清炒凉拌,首选脆藕;焖炖煲汤,粉藕更佳。 下面推荐一个冬补靓汤。 莲藕黑豆鱼肉汤 原料:莲藕克,黑豆克,瘦肉克,鱼1条,蜜枣2个,生姜3片。做法:黑豆提前浸泡30分钟,莲藕切大块备用,肉切小块,鱼宰洗干净;把所有材料放入煲中,加0毫升左右清水,武火煲滚后,转文火煲一个半小时,撒适量盐即可享用。功效:莲藕清热润燥、补益气血;黑豆益肝补肾;瘦肉养阴;鱼补肝脾之气。一起同煮成汤,能清热润肺、健脾养胃、滋补肝肾、补益气血、通利小便,养生效果甚佳。 若根据产地来选,莲藕在我国多地都有栽培,其中有三大名藕闻名天下—— 湖北的洪湖藕:淀粉含量较高,煮汤易烂,咬一口粉糯化渣,拔之有丝。 广西的大红藕:股大身长,浑身紫红,用其制作的藕粉,早在清末民初就美名远扬。 苏州的塘藕:藕身肥大、脆嫩爽口、甜味浓郁,多切片后烹调食用,少用作汤食,因色白如雪,又称雪藕。 以上莲藕皆属食补佳品,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即可。 不过,大家在购买莲藕时,要警惕“漂白藕”。以前就有多起新闻曝光在袋装莲藕和浸出液中检出了甲醛阳性。 注意:漂白藕经过甲醛溶液浸泡,看起来十分洁白、鲜嫩、有光泽,闻起来则有刺鼻酸味或化学试剂味。 此外,小编还要提醒大家,莲藕身上有一宝,它可是个养生实力派,然而很多人却把它随手扔掉了! 莲藕身上有一宝,补血止血解热毒 这个宝贝就是藕节,即莲藕间相接的部分。 中医认为,藕节性味平和,可收敛止血,化瘀。《本草纲目》明确载其“消瘀血、解热毒”。 现代药理研究则发现,藕节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,具有抗氧化、补血、止血以及阻止高热量食物导致肥胖等作用。 至于藕节的吃法,其实只需在用莲藕炒菜煲汤时,保留藕节入菜入汤即可。 当然,也可以直接取9~15克鲜藕节煮水喝,或将它打磨成粉,冲水服用,或是取适量中药藕节泡水喝,以补血止血、调补脾胃。 以上配图均来源于壹图网。 -《中国家庭医生》杂志社新媒体中心原创出品-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