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18-1-17来源:本站原创 作者:佚名 点击: 61 次

最近这几天,豆豆龙总觉得喉咙干干的,老是想喝水。

广州的妹子一点拨才知道,原来这就是传说当中的“秋燥”啊。9月的广州,喝哪些清润的汤水才可以防秋燥呢?

橄榄猪肺汤

推荐理由

青橄榄性平味甘,有开胃、利咽和解毒的作用。猪肺也有补虚止咳的功效。它的味道清润甘甜,可以清肺润燥,是潮汕地区最有名的一道靓汤。

所需食材鲜橄榄4-8个(根据放汤的份量)切成2半、猪肺1个、一点油、一点鸡精、盐适量、一点姜。烹饪方法1、猪肺洗干净,切成小块,放入盐水泡一会。5分钟后,用凉水冲洗猪肺,挤压洗去猪肺里的脏泡沫。

2、放入锅中煮开,再除去煮出来的脏泡沫。洗净橄榄,放适量姜片后,把所有配料倒进炖锅里。   

3、加水盖盖,慢煲3个小时左右即可。

绵茵陈蜜枣鲫鱼汤

推荐理由

绵茵陈是广东民间十分熟悉的祛湿类中药,在春湿夏暑时常入药入汤,中医认为它能清湿退热、利胆去黄。以它配上清润甘甜的蜜枣煲鲫鱼,有清热祛湿、润燥解毒的功效。是水湿暑热天时的家庭靓汤。

所需食材白鲫鱼一尾,绵茵陈2两(略冲洗),蜜枣3个,姜2片。   烹饪方法

1、白鲫鱼宰好洗净,吸干水份,用油煎至两面焦黄。汤锅注满热水,与其他材料同放入。

2、火煮开15分钟,转中火煲两小时,调味即可。

猪脚黄豆汤

推荐理由

黄豆炖猪蹄,味甘,咸性平,有补血通乳、养颜美容,生津润燥的功效。

所需食材

猪手/脚克、黄豆克。

烹饪方法

1、黄豆提前一晚泡发;猪脚斩件,烧开水焯去血沫。

2、取瓦煲,将焯过水的猪脚放入汤锅内。加泡好的黄豆,大火煮开,小火炖两个小时。

菜干排骨汤

推荐理由

菜干白菜有润燥滋阴的功效,同时能清热润肺、化痰止咳、排毒利水。

所需食材新鲜排骨、菜干、红枣、盐。烹饪方法

1、白菜干用清水泡45分钟,挤干水分备用。排骨飞水待用,红枣洗净去核待用。

2、锅内放入排骨、红枣、白菜干,加水用大火煮到水滚后。

3、转小火煲2小时,加入枸杞再煮10分钟,最后加盐调味即可。

西洋菜蜜枣鲜陈肾煲猪脊骨

推荐理由

入汤的西洋菜有清肺热、润肺气的作用。鲜陈肾为新鲜的鸭肾和腊鸭肾,有健脾益胃、补血益精的作用。蜜枣能润肺生津开胃。猪脊骨能补益增髓。放在一起煮,能得一锅健脾开胃、滋阴润燥的靓汤。   

所需食材西洋菜克、蜜枣2个、鲜鸭肾克、陈肾克、猪脊骨克、猪肉克、陈皮14个,生姜3片。烹饪方法

1、各物分别洗净或剖洗净。蜜枣去核,陈皮去瓤;猪脊骨切段。

2、一起与生姜下瓦煲,加水毫升(12碗量),武火煲沸后,改文火煲2小时,下盐便可。

沙参玉竹淮山鹅汤

推荐理由

养阴类中药材沙参、玉竹、淮山合而煲鹅肉为汤,有养阴益胃的功效。适用于干燥综合症。也是入秋、冬日靓汤。

所需食材

沙参、玉竹各12克,淮山15克(中药店有售),鹅肉克,猪瘦肉50-克,生姜3片。烹饪方法1、各物分别洗净,稍浸泡;鹅肉切块,“汆水”。

2、一起与猪瘦肉、姜下瓦煲,加清水2毫升(约10碗量),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,下盐便可。

莲藕冬菇猪排骨汤

推荐理由

莲藕排骨汤很常见,这款里面多加了冬菇。入秋之时,菌类入汤有养胃健脾的功效。

所需食材

莲藕、猪排骨各克,冬菇、蚝豉各40克,生姜5片。

烹饪方法

1、材料洗净,莲藕刮皮、去节、切块;猪排骨切段;冬菇稍浸泡。

2、一起与生姜下瓦煲,加清水2毫升(约10碗量),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个小时,下盐便可。

灵芝圆肉瘦肉汤

推荐理由

灵芝有提高免疫力、增强体质、护肝养肝的功效,但味道淡而微苦。为此配入具养心安神,且味清香甘润的圆肉,更加清润可口。

所需食材

灵芝80~克、圆肉50克、红枣3个,瘦肉克。

烹饪方法

1、灵芝和桂圆用清水浸软。把瘦肉洗好,然后切成小块。

2、瘦肉放开水里烫30秒,再放进8碗开水里,用中大火煲15分钟。

3、将灵芝和桂圆放入煲内一起煲5分钟,转用小火煲4小时,再加入适量清水一起煲。

4、完成后关火,下盐调味即可。

豆豆龙小时候不喜欢喝汤,嫌烫。豆妈就教我,先拿勺子舀最上层的汤,小口慢慢喝。

等喝上一阵子,整碗汤都慢慢变凉了,在大口喝,感受汤头的浓郁。喝汤如此,煲汤也得慢慢来,人生也是这样。煲上一锅好汤,在这个微凉的季节,跟家人一起享用吧。

喜欢这篇推送的请点,

直接与小编工资挂钩哦~

1个大拇指5毛钱!求求鼓励!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在等你!

赞赏

长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那
武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
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热点内容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网站地图
  • 发布优势
  • 广告合作
  • 版权申明
  • 服务条款
  • Copyright (c) @2012 - 2020

    电话: 地址:

    提醒您: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