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杞梓里镇不断加大传统种、养业发展力度,通过产业引导,提升贫困户的自我造血能力。 72岁的杞梓里镇西村村民洪宇田和94岁的老母亲在一起生活。上了年纪、干不了重体力活,怎样才能提升他们的造血功能?村两委在走访中了解到,洪宇田有一手养猪手艺,只是现在猪本太贵,空栏了好几年。得知情况后,村里给老洪补贴了猪仔的成本费,几年下来,洪宇田养猪尝到了甜头,今年一口气养了3头猪。“每头猪补助元,估计能赚四五千块。”洪宇田说。 “养殖一头猪补助元,养一头黄牛补助他元,养羊补助元,从这块激发他们造血功能,多种多养,增加他们的产业收益。这一方面来讲他们可以稳定脱贫。”西村村党总支书记洪建华说。 村民洪宇来60出头,早几年得胃癌开过刀,身体大不如前,成了村里的贫困户。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发展山核桃、香榧等经果类特色种植,通过几年的发展,现在的山核桃已经挂果,取得了一定效益。“他们是好的,山核桃树、香榧树的树苗都是发的,现在已经长果子了,收益还可以。”洪宇来说。 杞梓里镇金竹村是革命老区,也是金丝琥珀蜜枣的主产地。原先村里家家户户都生产蜜枣,产量最多的时候达到8万公斤。近十多年来,受病虫害影响,加之蜜枣的价格不高,效益不好,逐渐被菊花、山核桃树的发展所替代。随着全域旅游的兴起,革命老区红色游吸引了不少游客,当地的土特产深受驴友喜爱。为了顺应市场需求,村两委积极引导村民种植枣树,并主动担负起贫困户的销售经纪人,确保他们的利益不受影响。金竹村村民、贫困户方选达说:“我家分了50棵枣树苗,一棵树20斤,到长大之后就是斤,每斤7块钱,就是块钱。”金竹村村民、贫困户方美香说:“原来便宜,卖不掉都是自己吃的多,现在有村干部还好,都卖给了村干部,他们按最高价给我们,我们卖的价格满意。” 近几年,当地的金丝蜜枣生产日渐红火。为了使无劳动力、弱劳动力的贫困户家庭的生产常态化发展,在村两委的筹划下,与当地经济能人一道成立了专业合作社,在金丝蜜枣的生产和销售两端都提供了有力保障。“今年我村有一个退伍军人在村里成立了蜜枣合作社,开始种植枣树,发展了多亩,种植多棵枣树,通过合作社发展,带领我村金丝琥珀蜜枣的发展。”金竹村书记吴杰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