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后知分填报志愿,是北京市落实国务院考试招生考试改革实施意见的一项新举措、新尝试,在确保公平、公开、公正的前提下,有利于考生选择学校(专业),降低志愿落空的风险,增加录取机会,有利于考生考前集中精力备考。这对考生来说无疑是一颗蜜枣,但在降低填报风险的同时,它也带来了一些你可能未注意到的其他问题。 问题一:极易出现志愿扎堆现象 填报志愿时,考生参考的是自己的成绩排名。除了分数特别高的考生,多数考生由于不知道别人的填报情况,也不好估计自己能否被所填学校录取,很容易出现大面积的扎堆报考的现象。往年,考生考试之前填报志愿,比知分后填报志愿保守很多。而知分填报志愿,大多数考生都会根据分数填报能进入的最好的学校。处于分数密度较大的考生,同一分数的考生很多,成绩相差极小,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极易造成扎堆。 问题二:人气学校录取分数线可将会提高 往年由于考前填报志愿,学生相对求稳和保守,会使得高分成绩学生的录取呈现出在多个人气学校分散的现象。知分填报志愿后,考生感觉自己的分数排名有望被自己最心仪的人气学校所录取时,都会选择尝试。最终,成绩好的考生,会比较集中的被人气学校录取,高分学生扎推,将导致年的录取分数线会提高! 那么,怎样才能把志愿填好呢? 控制好志愿填报梯度 考后知分填报志愿,分数的决定作用变得空前强大。填报志愿要拉开梯度、保底需更稳。在今年填报志愿中,名额分配和统一招生两批次,都有8个可填平行志愿。往年采用“”或“”填报原则,今年建议根据自身情况,拿出多一点的志愿用于尝试比较好的学校。但是今年的保底志愿,必须比往年更加稳健。因为今年学校的最终录取分数线或将有所提高,所以所选保底的学校要选择录取名次区间再低一点的才够稳妥。 充分使用填报志愿每一个机会 中考分数超过分的同学,要充分利用名额分配这一批次,为录取增加机会,减少压力。如果这一批次未被录取,仍然可以参加统一招生的录取。可以理解为增加了被优质高中录取的机会。但需注意的是,考生一定根据自身程度填报非常心仪的学校,因为一经录取,不会再有机会参与统一招生的录取工作。如果报得过低,被录取后将成为无法弥补的损失。同时,统一招生的八个志愿,也一定要全部填满,保底志愿要稳,确保成功录取,并取得最好录取结果。 资料来源:网络 长春白癜风医院长春治疗白癜风医院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