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迅先生曾在散文集《野草》中的《秋夜》写到:“在我的后园,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,一株是枣树,还有一株也是枣树。”巧的是,外婆家的门前也有一棵枣树,那是在我出生前就已经种下的,算来也有得有三十多个年头儿了。 这棵树在我六岁那年就已经长过了房顶,如今十几年过去了依然还是那么高,外婆说:“高矮不重要,重要的是枣甜。” 我还记得小时候和村里的小伙伴们,从枣树刚刚开出小黄花时开始盼,盼到花落,盼到米粒大,盼到黄豆大……直到长成鸽子蛋那么大的时候就再抑制不住吃货的心了,三三两两的拿着小棍在树下往上扔,一扔一个准,掉地上,捡起来,往衣服上胡乱蹭蹭,也不管是酸是涩,直接往嘴里塞。 这时,外婆就会从院子里出来:“七月的枣,八月的梨,九月的柿子黄肚皮。吃不熟的枣,当心长痤疮。” 吓得我和小伙伴们,呸呸呸的吐了个干净,什么味也没尝出来,倒是被外婆看了场笑话。 可即便如此,到了来年,还是一个劲儿的盼,盼着盼着就又忍不住在它没红的时候,弄几颗下来尝尝,若是被外婆发现,就咧着嘴厚着脸皮说:“嘿嘿~!姥姥,我替你尝尝熟了不。”然后自说自话:“嗯嗯!可甜了!“ 反正那么久了,也没见长痤疮…… “七月的枣,八月的梨,九月的柿子黄肚皮,还没到时候咋会甜的。”外婆如是说,我虽吃着有些甜,却也依然眼巴巴盼着七月快点来! 等到了七月,外婆就从院子里拿来一根很长很长的竹竿,我和邻居家的一群小屁孩满脸崇拜的跟在后面。竹竿往树上一扫,稀里哗啦的枣从天而降,不知比我们的小木棍威武多少倍! 胡乱从地上捡起一个,扔到嘴里,甜得能让人发蒙!要是把枣掰开,还能拉出缕缕晶莹的糖丝,”金丝小枣“就由此得名。 后来,隔壁马老太太也种了棵枣树,不像外婆家的枣是长圆形,她家的是长锥形,说是”马牙枣“。当时年龄还小,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,就喊上几个小伙伴,大白天跑到马老太太家门口,干起了偷枣的勾当。 也不知是因为长锥形的枣长得结实,还是树上的枣太少,扔了半天的小木棍才打下来两个,正想继续,就听到马老太太拿着烧火棍骂骂咧咧的从院里出来:“小兔崽子!我种个枣容易吗!看我不打断你们的腿!” 五六岁的我们吓得那是跐溜一声跑开,各自哭喊着跑回家找妈。我拿着逃跑时抓在手里的唯一一颗枣,挑了个墙角蹲着打量了很久,才舍得咬上一口这来之不易的马牙枣,当即就吐了出来扔到一边: “噗——像棉花一样,屁味没有!” 嫌弃那颗马牙枣却莫名其妙跑到自家枣树下,抬着头看了很久,嘴里还念念有词:“七月的枣,八月的梨,九月的柿子黄肚皮……” 从此良心发现,再没偷过别家的枣,也再不喊着小伙伴打自家没熟的枣…… 长大后,马老太太家的枣树砍了不知多少年,可她那凶巴巴拿着烧火棍的样子在我脑海中依旧挥之不去。而外婆家的金丝枣却越结越多。 我问外婆:“人家的枣树都砍了,咱家也没什么小孩,你还种啥?” 外婆:“你们是长大了,邻里乡亲还有小孩呢!再说了,枣树不用施肥不用打药,又不碍事。” “姥姥,你说咱家的枣树咋结那么多呢?” “树有灵性,和姥姥我一样喜欢小孩呗!不结多点,哪分得过来。” “那咋那么甜嘞?” “不甜哪能引来小孩。” …… 我看着这满树的枣子 已经迫不及待等着熟的那天 等着那天 外婆拿着竹竿使劲一挥 掉下无数珍宝 我希望 以后的每一年 每一个枣红的日子 外婆都能带着村里的一帮孩子 竹竿一挥 满地金丝枣 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 码字狗蜜汁微笑 特此声明:废稿笔迹文字部分皆为原创,欢迎转载与分享!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专业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比较好 |